們傳說,靖姑英靈升天之後,果然遂了臨終誓願,向閭山法師迅速補學了扶胎救產、保赤佑婦之術,成為與天下百姓尤其是婦女兒童心心相印的「注生娘娘」。她生前的諸多師姐妹驚悉其殉難謝世的噩耗後,也紛紛悲痛而亡、魂歸臨水,由上界封之為神,協助靖姑分工掌管人間授子、投胎、生產、育兒和婚姻大事等等。其中,十二位師姐妹分別司掌「注胎」、「送胎」、「守胎」、「安胎」、「養胎」、「護胎」等職;原閩王三十六嬪妃司掌「挑花」、「分花」、「種花」、「顧花」、「安花」、「養花」、「育花」……事宜,被人們稱之為「三十六婆宮」(或婆姐、婆奶)。古田臨水宮附近有一座「百花橋」,有人傳說靖姑的師妹鄒鐵鸞就在那裡任職「百花橋夫人」;另有「金盆送子高元帥」和「保童順生鄧元帥」等神,共同擔負抑送胎兒出世之責,拘句話說,就是任何人最初都是從那橋上被送到人間的。(因而古田和福州等地有一句「擺老資格」的俗話說:「我出仕的時候,你還在百花橋頭等待出世呢!」)此外,還傳說靖姑生前被蛇妖吞吃的胎兒,後來也由眾女神將其精氣煉度復活,取名劉聰,也就是臨水宮裡所供的一位幼神「靈通三舍人」;這三舍人後又結識了專門看管播種人間孩童痘苗的感生小哥,靖姑還將感生收為誼子,號為金舍人,派他與三舍人共同照護人間兒童痘期平安無恙。

靖姑成為神靈後,曾與眾神侶相約道:「但凡人間有難,無論呼救與否,知之必得竭力援助;亦無論寒暑遠近,救人必得所向無阻。」至於靖姑為神後護國佑民、特別是保護婦女兒童的種種傳說故事更是數不勝數。當然故事畢竟是故事,但它們也充分地反映了人們對於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的崇敬和懷念,以及希望其英靈不死、精神長存的美好願望。這裡就選講幾則這類故事以饗讀者。


臨水滅長坑


那慣於作惡又善於逃命的長坑鬼,當其獲悉主子已被靖姑誅滅的消息後,便一心尋找新的靠山以便繼續逍遙快活。他聽說某處某大王厲害無比,而大王的兒子患了重病需要嬰兒的心肝入藥,便決心先弄這份「見面禮」再去投靠新主子。他打探到福州西門外楊家長媳有嬰兒,次媳也已懷孕七個月,便混入府去,裝神弄鬼想要進入長媳房中掠取嬰兒。楊家次媳對其行跡有所懷疑,便將睚己房中所掛的臨水夫人神像送給了妯娌懸掛。長坑鬼進不得長媳房門遷怒於次媳,竟突然闖進次媳房中作邪術令其墮胎流產,還將其胎兒帶腸拖出。眼看孕婦母子二人性命難保,楊府全家痛哭高呼:「臨水夫人快來呀!臨水夫人快來呀!」靖姑果然應聲而現,俯身床頭為之救下胎兒、收進腸肚,母子二人轉危為安。——人們傳說,從此以後,凡婦女分娩時腸肚先出的(俗稱「田螺生」),或者懷孕七個月分娩的(俗稱「七成例」),也都能夠平安無虞。


長坑鬼賊心不死,旋又逃到閩清的大溪村,正巧碰到一個叫阿土的農民,擔子的兩頭一邊挑著山蒼子,一頭挑著自己的寶貝嬰兒。長坑鬼立即變成一個病病歪歪的老頭抱著一個大金瓠走路,哀求阿土幫忙挑了一程。沒想到阿土回家一看,心肝寶貝兒子不見了,籮筐裡只有金瓠一個。原來是長坑鬼用「掩眼法」將瓠瓜調換了嬰兒。阿土夫婦正在呼天搶地,幸蒙一位紅衣女子抱著孩子送還門庭。這紅衣女子便是臨水夫人,她正尋找到長坑鬼的行蹤,長坑鬼被其追殺得丟下嬰兒逃走後,靖姑念及阿土夫婦失兒之痛,便先來送還孩子,旋又追尋長坑鬼去了。可那長坑鬼十分狡猾,偏偏折回頭來到阿土家中,他碰見阿土的老婆正抱著嬰兒,又以「掩眼法」,用一個大蕃薯調換她懷裡的孩子。後來仍由靖姑奪回送還。長坑鬼竟乘著靖姑四處尋找自己的機會,再度折回阿土家中,將其夫婦雙雙打死奪子而去。靖姑卻亦隨卻趕到,再次奪回嬰兒,並救回阿土夫婦性命;但長坑鬼畢竟又逃之夭夭了。人們還傳說,靖姑經歷了「三追三奪」的一番惡戰,在閩江之畔看見自己披頭散髮的倒影后,曾將「髻殼」和玉簪放在江邊石頭上,以江水為鏡,雙手為梳略為梳理了一下,從此便留下了一個著名的遺跡:在現今閩江水口水電站大壩南岸,有一座拔地聳起的小山丘,山丘頂上有一排彼此緊緊挨靠著的烏黑的巨石,石縫間卻生出一棵萬年奇松;遠遠望去,那烏黑的排石宛如女子的髮髻,那挺拔的勁松恰似髮髻上的玉簪。有人還傳說,靖姑當年搭救回來的嬰兒不是別人,正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的一代名將甘國寶。


那作惡多端、詭計百出的長坑鬼,自然也終究逃脫不了正義的制裁。只因靖姑摸到了他那既詐又蠢的伎倆——慣於出人意料地走回頭路、偏在你眼皮底下作祟,於是也來一個將計就計,把臨水姐妹們全部派出,大張旗鼓地四處討伐長地暗中卻另有一番巧少安排。長坑鬼果然自作聰明、故伎重演:你們上天入地到處找我,我卻躲到你們臨水的梳妝橋洞裡伺機擄掠嬰兒。也是合該他「心想事成」,過不多久,就見一位滿頭青絲的年青村婦,懷裡抱著一個襁褓嬰兒,一步一步地向橋頭走來。長坑鬼心中一喜:這才是有福之鬼勝神仙,我躲在橋洞裡屁股還沒坐熱,馬上就有人送「禮」上門孝敬於我了……於是立即變作一個幼童,掉在岸邊的溪水裡拚命呼救道:「嬸娘嬸娘!快救命快救命呀……我嗆了水了……我腳抽筋了……我馬上會死呀……」為的是把那婦人騙到水裡,弄死大的搶下小的。那村婦也果然容易上當,聽得呼救,慌忙趕來駐足水邊,急得捶胸跺腳道:「小哥小哥,奴家有心救你卻又不會泅水,這便如何是好!」長坑鬼心中早已定好鬼計謀,只見他在水裡撲騰撲騰地掙扎著哭叫道:「事到如今,也只好請嬸娘的長髮垂到水中容我抓住,再將我帶上岸邊去呀……」村婦倒也爽快,立即解開髮髻,「唰」的一聲就將滿頭長髮甩下水去工坑鬼猛的一個騰躍,迫不及待地伸手抓住髮絲,高興得禁不住狂笑一聲:「哈哈,你到水府做魚蝦吧!」迅即死勁兒地便要將她拖落下去;誰料笑聲未了,那滿頭青絲突然變成千鈞鐵鏈,反將他的雙手鎖了個入骨三分,痛徹肺腑!


長坑鬼知道這一下壞事了,不過他的鬼臉說變就變,鬼話說來就來,只見他立馬做出可憐模樣哇哇哭叫道:「嬸娘饒命呀!嬸娘饒命呀!我不過想同嬸娘開開玩笑罷了,萬望你大人大量莫要計較,小的再也不敢淘氣頑皮了呀……」


村婦聞言,不勝慍怒地怨罵道:「誰有心思與你閒耍?哼,不瞞你說,大王我乃是堂堂一介妖主,可恨陳靖姑害得我寨破人亡,我今正變幻作村婦模樣,欲要……」


長坑鬼一聽此言,心中一塊石頭頓時落了地,不待對方把話說完,便忙不迭地大叫道:「哎呀呀,大水沖了龍王廟,大水沖了龍王廟!大王大王有所不知:小的不是別個,恰正是與那陳靖姑不共戴天的長坑鬼,還曾在白龍江上吃過她的胎兒、化作雄雞欲要將她啄落江中;小的也正恨不得投靠新主子,將那賊婆碎屍萬段,銼骨揚灰啊……」


村婦亦即轉怒為喜,道:「什麼!你便是大名鼎鼎的長坑鬼兄弟?此話當真?」


長坑鬼急切表白道:「當真當真!你若不信,小的即刻現形你看!」


這回長坑鬼可是高興得太早了。他做夢也不會想到,當他歡天喜地現出鬼形鬼象時,他的冤家對頭陳靖姑和眾師妹卻已紛紛從天而降!長坑鬼一見靖姑早已驚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洩,立時癱軟得無氣無脈了。那村婦一握鐵鏈,將他拖死狗一般拖上岸來,摔在眾師姐妹腳下,眾人便依了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其碎屍萬段,銼骨揚灰。原來這村婦不是村婦更不是妖主,卻正是靖姑暗中安排留守臨水、專候長坑鬼上門送死的林九娘。


不過這事還有一點餘波。有人說,眾姐妹將長坑鬼骸骨磨成灰粉之後,密封在一個瓷罐裡,派人將它深埋滅迷。可是這人對長坑鬼亦有刻骨仇恨,總覺得不親手治他一場不能解氣,於是欲將鬼灰倒入屎尿盆中浸泡之後再作道理。殊不料正傾倒間,突然一陣大風吹過,這骨粉隨風飛去,後來又變化成為蚊蟲繼續吸血害人。所以直到現在,人們被蚊子叮咬、狠狠一掌打去時,還往往習慣地罵一聲道:「你這長坑鬼變的害人精!」


建寧除蛇胎


傳說南宋淳佑年間,建寧有個黃甲進士徐清叟,他的兒媳李氏在陪丈夫小酌時,恰有一段細長的白絲飄落其酒杯之中,夫婦二人均未察覺,白絲隨酒被飲進腹中,婦人從此有了身孕。眼看李氏的腹部一天比一天脹大,全家人都非常欣喜;不想懷孕十月之後卻仍然不見生產,而且一直延續到十七個月尚無動靜,一家老幼又不禁一天比一天擔心。正在舉家惶恐而群醫無計之時,忽有一位師姑模樣的女子叩門而至,見過徐清叟道:「聞貴府兒媳妊娠有異,奴家特來為之調理。」徐清叟大喜,忙問如何調理。師姑便教其家人將李氏悄悄移至樓室,將四面牆壁遮蔽嚴實,又在樓板上鑿開一洞,讓孕婦仰臥其上;並囑壯丁多人手執棍棒在婁下房中嚴守以待……一切安排停當,師姑即持雄黃酒一杯,畫上符後讓孕婦飲下,然後朝著孕婦腹部猛喝一聲道:「孽障,看你哪裡再逃!」隨著這一聲吶喊,孕婦立即產出一隻白蛇;此蛇無處可藏,慌忙向樓板洞中竄去,但剛一落到地上,便被眾壯丁亂棍打死。


原來這只孽障正是被靖姑坐鎮於臨水洞中的那只蛇妖,只因此妖被鎮至今已有數百年之久,蛇頭的顏色已經變得黯黑如灰;不料居然還能死灰復燃,其最後一點精魂便又逃出洞去,化作游絲飄到陳府欲再投胎出世,但畢竟被靖姑發覺尋著,置於死地。


靖姑滅了蛇胎,又為李氏退盡邪氣,追回元神。徐府閤家叩謝不已,一再請教師姑尊號、仙居,靖姑只疲乏乃是古田陳氏。了府又以重禮相酬,靖姑堅辭不收。清叟萬般無奈,只得取一綾帕,上書「徐清叟敬謝救產陳氏」,無論如何也要靖姑收下。盛情難卻,靖姑笑而納之,辭別而去。


不久,徐清叟調任福州太守,靖姑還為知府郡署除了一隻白雞精——傳說是前任飼養了二十餘年的老白雞所變。地是徐知府上任之初,深夜裡忽有喔喔雞鳴聲怪戾可怖,且有一般陰風襲是衙中人人毛髮倒豎而手足冰麻。就在此時,某衙役之婦的梳妝屜突然「格」一聲不打自開,過了片刻,只聽屋頂上「咯……」的一聲雞之絕叫,「噗……」的一聲重物墜地。眾人紛紛持燈探視,只見一隻大白雞血肉模糊地死在天井裡,不免議論紛紛詫異不解;那新婦又見梳妝屜已然不關自閉,打開看時,方才恍然大悟:屜中所存的靖姑神像上,劍刃間竟已沾滿血跡——原來誅殺雞精者正是靖姑女神。


事後,徐清叟看了臨水夫人的畫像,一眼就認出與當日為兒媳救產的陳氏形同一人,便急忙率從前往古田臨水宮朝拜;卻又見當日所書「徐清叟敬謝救產陳氏」的綾帕,正懸於神殿之上,遂更加感念和敬重靖姑,並向朝廷奏請加封靖姑,淳佑知悉後,加封靖姑為「崇福昭惠慈濟夫人」並賜廟額「順懿」。


清宮救產婦


傳說,清道光皇帝的皇后分娩時曾難產,一連三天三夜痛苦不堪,險象叢生。眾太醫束手無策,宮廷中人人不安。這時幸而閩地大司寇陳望坡趕來啟奏皇上道:「臣故鄉臨水夫人善救難產,陛下可御香火救,定有效驗。」道光皇上立即在殿前設下香案,親自執香朝古田方向跪拜頻呼道:「祈請臨水夫人降臨搭救!祈請臨水夫人降臨搭救……」過了片刻,內侍來報喜道:「啟稟陛下,娘娘順產皇兒,母子平安無恙!」皇上大驚大喜,三步並作兩步奔入後宮,兄見皇后面帶笑容恬然倚床,身邊靜靜地躺著寶貝的小太子。皇上忙問怎麼回事,皇后說:「正危難間,恍惚中忽見一仙女,披髮仗劍進入房內;臣妾精神為之一振,再定睛看時,仙女不知去向,唯聞皇兒呱呱降生。」皇上聽罷,禁不住淚流滿面地連聲高呼道:「臨水夫人真乃朕之再生母親啊!」從此,因靖姑被皇上喚作母親,民間便對她有了「陳太后」的尊稱。


霞浦送花胎


傳說霞浦某地有位三世單傳的老人,姓尤,直到六十歲時尚無兒女。其妻卜氏盼子心切,聽說古田臨水夫人與婦女最為貼心,便日日夜夜叨念夫人。一夜,她正苦苦呼喚臨水夫人,忽而覺得眼前一亮,足捷如飛,在明如白晝的月光照耀下,迅即來到一座開滿紅花白花的花園裡;遂有一位紅衣女郎親切招手請其同坐於石桌旁,桌上擺有花瓶、火爐,爐上小壺正冒著騰騰熱氣。紅衣女郎從花瓶中摘下白花一朵,丟人壺中沸水中略煮,便濾下花汁,遞與卜氏飲用。卜氏用罷花水,頓覺神清氣爽,心花怒放,正要拜謝,紅衣女郎驀然不見;再定睛看時,自己分明仍然臥於自家床上,哪有什麼花園和紅衣女郎。不想從此不但有了身孕,而且也變得年青強健了許多。


卜氏的奇遇,在民間傳說裡叫做「送花(胎)」,還傳說被送白花者生男、被送紅花者生女。卜氏老來得孕,萬分慶幸。不料好事多磨,因故外出多時的丈夫尤老漢回家後心生疑惑,再加上鄰里有個「長舌婆」捕風捉影、說三道四,老漢一氣之下竟將老伴逐出了家門。可憐卜氏流落破廟、饑寒難熬,遂禁不住又聲聲苦喚臨水夫人;喚著喚著,饑寒頓止,怡然入夢。更奇怪的是次日一覺醒為,暖日融融,喜鵲喳喳,卜老漢和「長舌婆」竟齊齊侍立一旁,向其賠情,迎其還家。一問緣故,原來是尤老漢與「長舌婆」昨夜同做一夢,夢見一位自稱姓陳的女神對他兩人說:「花胎乃本神所贈,你等不可欺慢卜氏。」今天一早兩人相互一問,方知所夢情景全然相同,故而悔之不迭,同來相迎。


到了臘月二十八日,卜氏臨盆,左鄰右舍的女眷們紛紛前來照料,又深恐年長的卜氏難於分娩,便齊聲呼喚著:「臨水夫保佑!臨水夫人保佑……」不料只乎喚幾氣,嬰兒已安然降生。眾人連忙望空拜謝臨水夫人,尤老漢更是失聲呼號道:「臨水夫人呀,你要千秋萬古為人神啊!」後來尤老漢就把這心肝兒子取名「奶生」(意為臨水奶賜生的孩子),兒子滿月時,老倆口還抱著他長途跋涉趕到古田臨水宮拜謝;老漢見臨水夫人的神像正與自己夢中所見女神一般無二,更是驚喜咸集羞愧交加。


殿前佑貧客


每年正月十五日靖姑的誕辰,古田臨水宮必定人山人海,熱鬧非常。特別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為了爭得焚燃第一爐香火的幸運,許多人天尚未亮便雲集宮外誠心等候。傳說有一年,有一位來自遠方的女客,因家境貧寒而又年老無子,費盡跋涉之苦於正月十四日傍晚趕到臨水宮,顧不上吃飯、也無錢吃飯,便侍立在宮門外專誠恭候開門。這位女客無錢備辦豐盛供品,只帶了幾碟菜乾,又怕被人恥笑,便在菜乾上面放了一些葷腥食品,卻是用紅薯干之類的東西仿造的,心中不禁七上八下。她在刺骨寒風中苦苦等候了許多時辰,宮門終於打開了。因為她是最早前來等候的,眾香客都讓她頭一個進入宮門,她便有了按照慣例,把供品擺在最前面和點燃首柱香火的機會;她一邊小心翼翼地在殿前擺放著寒磣的供品,一邊向靖姑神像輕聲告白偽造菜餚之罪……豈料就在這時,一位財大氣粗的財主率著家丁分開眾人,衝到那位女客的面前,二話不說,動手將其供品搬到一旁,卻把自家整豬整羊的供品,擺在了最前頭的位置;財主因見她的供品是假的,更把當眾奚落和斥責了一能源,不許她進香上供,卻把第一爐香火搶先點燃了。這財主手持香火,長跪在地,畢恭畢敬地向靖姑神像頻頻叩頭虔告道,但求夫人保佑其後嗣有人,則其必將臨水宮改建得比皇宮還氣派堂皇……眾人見他如此仗勢欺人,敢怒不敢言,只得對那外來女客好言勸慰。但是到了次年正月十五日,當那位曾遭受欺凌的女客再到臨水宮叩謝奶娘時,人們卻見她不僅懷抱著又白又胖的嬰兒,而且穿戴得富態堂皇,所帶的供品也是真魚真肉了;至於那個上大供、誇海口的財主老爺,儘管年年都來上供許願,卻是始終未能如願以償。


嶺頭戒惡夫


傳說古田某鄉有個丈夫十分苛待妻子。他自己什麼正經事都不做,卻限令妻子每天織出兩匹麻布,換了錢供其吃喝嫖賭,而妻子只能吃糠咽菜度日;倘若妻子沒有日織麻布二匹,丈夫更是對她拳打腳踢,百般折磨。妻子實在受不了這種殘酷的虐待,終於搓了一根麻繩來到嶺頭,找了一棵樹上吊尋死,不想又被丈夫追來捉住。丈夫用鞭子打得她遍體鱗傷,一邊打,一邊暴跳如雷地臭罵道:「你這沒良心的賤貨!你想一死了之?你死了叫我喝西北風、吃露水過日子?難怪人都說『最狠豺狼斥,最毒婦人心』,老子今天偏要你三天三夜不吃不睡,給我織出十匹麻布!」說罷便去解那吊繩要把妻子捆綁回家。豈料剛一伸手,他卻突然一個愣怔,鬼使神差似的反將繩圈往自己脖子上套去;沒容他哼叫一聲,那吊繩卻自行猛的一收,將他吊在對上。更奇怪的是,他被吊起之後,身子立刻越縮越小、越縮越小,最後只剩一顆黑棗似的停在樹枝上,變成了一隻醜陋的昆蟲,發出「夫忌殘!夫忌殘……」淒淒切切的嘶叫聲,彷彿在悲鳴懺悔;有人說它叫的是:「知了!知了……」意思是它已經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了。由於它生前殘忍不堪,因而人們便把它命名煙「殘」;後因「殘」字不像是蟲名,才又改叫為「蟬」——左邊一個「蟲」字右邊一個「單」字,意思是失去了好端端的妻子變成了孤孤單單的一隻蟲子;又因為它前生游手好閒、不勞而獲,且在臨死前自咒過「喝西北風吃露水」的話,所以它也只能棲息在樹枝上「喝風飲露」過日子了。


人們傳說,這一切都是靖姑的處置安排。只因那位受盡虐待的婦女尋死上吊反遭毒打時,山神見了過意不去,火速稟報了臨水夫人,夫人便趕來懲治了殘酷的惡失,解救了苦命的妻子;事後還保佑這位婦人另立家園,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野廟懲假僧


傳說古田某山的一座野廟是曾住過一夥假和尚,他們利用一些不育婦女求子心切的機會,揚言說,倘若到寺中好好燒香拜佛、多捐香火油燈錢,並在寺中留宿一夜,只要心地虔誠,佛子就會前來顯身授喜送子。有些婦女聽信了這種鬼話,分別被安置在黑洞油的單間臥室裡,糊里糊塗地遭了假和尚的姦污;可有的還以為真的是佛子恩賜,有的雖然心生疑竇卻也奈何不得、不敢張揚……後來,有一婦人知道上當後萬般羞憤毅然自殺,至死仍發一股怨氣直衝雲天。靖姑和師姐們見到空中怨氣凝結,立即作法將她的冤魂收到臨水宮詢問。那冤魂便將所受欺辱全盤說出。靖姑遂又施法讓她死而復生且為之除盡污跡,爾後與眾姐妹們變作一群進香求子的村婦來到寺院。那些假和尚看見這麼一群賽似天仙的美婦送上門來,一個個喜得合不攏嘴、急不可待,連哄帶騙地一下子把她們推進了暗室之中;哪想到當他們如饑似渴地前往摟抱美人時,突然「啊……」地慘叫一聲僵住不動了。轉眼間,那群村婦連同暗室的牆壁、屋頂卻已蕩然無存;只有那伙色相鄙褻的假和尚,一個個至死還呲牙咧嘴地摟抱著房柱或者桌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出醜示眾。


這座野廟後來成了廢址,那伙假和尚則依著臨死時的模樣變成一撥醜陋的石頭人,永遠站立在山間供人唾笑至今。至於那些曾經蒙受欺騙、侮辱的婦女,也因靖姑廣施妙法,從而消除了肉體上和心靈的的創傷。


危窯庇苦兒


傳說古田某村有個可憐的孩子叫苦兒。苦兒五歲便失去了親娘,後娘待他表面上親親熱熱,暗地裡磨刀霍霍。吃飯時,她給苦兒和親生生盛上同樣一大碗白米飯;卻在苦兒的碗裡偷偷塞上大塊抹桌布,真正的米飯沒有幾顆。做衣時,她給苦兒和親生兒做了同樣一件大棉襖;卻在苦兒的襖心裡塞上大把「蓬蓬花:(一種野草花),真正的棉花只有一小攝。但奇怪的是賤人自有賤命,苦和既不覺餓也不覺凍,而且順順當當成長。後娘為了顯示苦兒不如親生兒,好叫苦兒的父親不喜約會他,就把苦兒和親生兒了同帶上山割草。她讓親生兒在草木繁茂的坪地下鐮,卻支使苦兒往荊棘棘叢生的高坎上幹活;但結果苦兒挑回的柴草反而更多、更好。她又帶苦和親生兒一同下地種豆。她給親生兒的種子是上好上好的豆種,給苦兒的卻是暗暗炒熟過的死豆;結果苦兒種出的豆反而又大又香……


狠心的後娘惱羞成恨。有一天,她乘著風狂雨暴的天氣和丈夫不在家的機會,竟把苦兒騙到一座搖搖欲塌的廢瓦窯裡歇著,哄他說,我回家拿蓑衣斗笠來接你,叫他千萬千萬別跑出窯門。可這後娘一回到家中,丈夫恰巧也從外地趕回,丈夫見基兒不在,便冒著風雨埋電四處呼喊尋找,路上巧遇一位師姑。這位師姑自稱本姓陳,教他說:趕快回家,提起爐灶上的後鍋,點燃三住香,裝上半碗水,再用嘴巴湊著吹火筒,在後灶尾的煙囪口連呼三聲孩子的名字。苦兒的父親連忙照話去做。結果,父親喊出第一聲,苦兒的心猛揪一下,彷彿聽見慈愛的父親在家裡將他呼喚;父親喊出第二聲,苦兒的淚猛的落一把,彷彿看見死去的慈母在窯門向他招手;父親喊出第三聲時,苦兒剛剛奔出窯門外,只聽身後「轟隆」一聲巨響,瓦窯頃刻化成一片廢虛!


苦兒大難不死,後娘娘暗心悸:一則也想自己做人太過份,二則又覺苦兒恐怕不是尋常人,於是從此再也不去虧待苦兒,將他跟親生兒一樣看待了。這苦兒長大後也果然有出息,據說還中過武舉,做出過孤身闖敵營、救出數百被擄婦女的大事情。苦兒當了大官以後也從不計較後娘以前的不是,孝敬父親也孝敬後娘,被當地的鄉親們傳揚為美談一樁。


人都說,苦兒小時候的種種奇跡,都是靖姑在暗中庇佑。靖姑本欲出面懲治那個虐待苦兒的惡婦,但又不忍叫苦兒的父親再度喪偶,同時也想給這婦人留下一個機會,看一看她會不會悔悟改過,因而終於成全了苦兒一家團圓吉慶。有人還傳說,從此以後,每當人們的幼年兒女走失或者受了驚嚇等等,須要「召魂」之時,也沿用了靖姑教給苦兒父親的辦法,據說還很能見效,因而天下父母倍加尊崇靖姑。


劍溪嘉水鬼


傳說古田舊縣城外的劍溪出過一個女水鬼。所謂「水鬼」,說是溺水身亡的人所變的,當其「鬼期」屆滿之時,必須找到另外一個做「替死鬼」才能重新投胎轉世。這個女水鬼名叫六姑,是個十二三歲的女童,她的鬼期已滿,便上岸來尋找替死之人。這溪邊極少人往來,每天只有一個孤老頭坐在那裡釣魚為生,六姑就想拖他下水作為自己的替身,可這六姑心地十分善良,而那老人又特別溫和厚道,六姑裝著坐在一旁看他釣魚,幾次想下手卻又實在不忍心;每當時間遲了,老人還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飯菜分給她吃。這樣一天挨一天,六姑不但下不了手,反倒與老人成了忘年之交,有時老人釣不到魚心中難過,六姑還泅下水去幫助老人把魚群趕攏起來……這樣過了許多日子,突然有一天,六姑神情憂傷地告訴老人說:自己其實是個水鬼,由於鬼期已已滿卻遲遲未找人替死,閻王已限其明日務必找到,且注定了一個婦人作其替身,倘再延誤時機,則將永遠不能離開水府超生;因而六姑只得前來與老人道別,且囑老人明日無論看到任何動靜,千萬不要出聲過問。


到了次日,老人果然看見一位淚流滿面、披頭散髮的少婦,不哭不笑、不聲不響地抱著嬰兒向溪畔走來,又突然將嬰兒往地上一放,逕直向溪中坦然走去。那嬰兒失聲啼叫,少婦卻頭也不回地一步一步邁向深水。老人見狀不勝焦急正要呼喊,猛想起六姑交代,又恐誤了六姑大事令其永不超生。老人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卻見那婦人突然從夢中驚醒似的,「哇……」的哭出聲來,轉身拔腿跑上岸邊,緊緊摟住孩子掉頭而去。


又一連過了幾天,老人始終沒再見到六姑,心中不免時時掛念。不想到了第七天、六姑滿面笑容地來向他辭行,說是她這回真的要投胎轉世去了。老人驚問其故,原來是,那天六姑本已拖住少婦之腳引向深水,但猛的聽到岸上嬰兒哭聲淒慘,心中陡然一悸。六姑寧願自己永為水鬼,也不願加害其母子二命,因而斷然鬆手讓婦人奔回岸邊了……巧的是此情此景,恰被雲遊經過的靖姑看到,靖姑當即將六姑召到面前問明原委,大加讚賞道:「為人為鬼,皆應以善為本,安能因善者不忍害人反而不得超生?」便登上天庭向玉帝據理直諫,結果玉帝欣然納之,下旨閻君廢除舊例,今後凡水鬼及一切暴死而致的冤魂,緣由閻君審明其生前善惡,凡善良有道之輩,逕由靖姑超度其轉世投胎;那個心地美好的小水鬼六姑,自然也就獲得了新生。


敵營奪糧草


傳說宋朝某年,古田臨水宮附近的太子崗上,曾經出現過一隻巨大的烏鴉王,它率著成千上萬隻小鴉日夜飛撲聒噪,擾得塵砂飛揚,吵得眾人厭煩;後來福州等地大鬧饑荒,餓莩甚眾,這群烏鴉還飛到各處啄食屍肉。靖姑的師姐妹們曾向靖姑請命誅滅。靖姑胸有成竹道:「天有生好之德。鴉群雖有些許過錯,終屬禽類而已,不必過於責備求全;且求生本性,萬物皆同,既然天生其類,輕率殺之莫如善加用之。」於是親自顯靈於太了崗項,召了鴉主諭道:「如今天下饑荒,百姓困苦;且敵國入侵,社稷不安。特命你率眾北上,前往敵軍營中,截奪糧草救濟百姓。望好自為之,將功補過!」鴉眾果然不辱使命立下奇功:敵軍斷了糧草節節潰退,百姓喜獲糧草度了災荒。靖姑重賞鴉王鴉眾,並令眾小鴉分散各地棲息,與百姓相安無事。


直到現在,人們還可以看到太子崗上有一塊黑色巨石,酷似一隻威猛的烏鴉蹲立於半山腰間,人們說這便是當年的那只鴉王。


水口諭民生


清朝康熙年間,古田出了一位勤政愛民的陳知縣。這位知縣上任後,因見水口(今古田縣水口鎮舊址)依山傍水少有農田,百姓們生計無著,心中十分焦慮,當晚便歇息於當地古跡百花閣,憑欄眺望閩江,苦思冥想唏噓不已。傳說這一夜陳知縣徹夜未眠,於次日凌晨之際,恍恍惚惚之間突然看見一位夫人飄然而至,這夫人的長相恰與臨水宮臨水夫人的神像一個模樣。夫人將塵拂向閩江一指,開言道:「滔滔閩江經水口,上溯延平(今南平)下福州;若為黎民謀生計,無一之本專車求。」說罷倏然消逝。陳知縣甚覺詫異,又將夫人之言反覆琢磨,終於恍然大悟:所謂「無一之本」,乃是「本」字去掉底下的「一」橫也就是「木」字;所謂「專車」,兩個字合起來恰是個「轉」字。原來夫人之意是說,要為水口百姓謀福利,必須利用當地上溯延平下至福州、位於滔滔閩江交通要道的天然優勢,靠「轉木」亦即轉運木材求得生計。陳知縣大喜過望,立即連夜揮寫奏章,力陳水口百姓生計之艱難,懇請朝庭恩准在水口特設「換夫轉運制」,也就是凡延平、建甌、邵武等林區的木材運往福州時,一律在水口改由當地百姓轉運至目的地。朝廷亦慨然准奏,於是從此之後,水口百姓終於有了一條自食其力的生路……陳知縣為百姓謀求生存的這段佳話至今仍在古田婦孺皆知,人們在感謝愛民如子的父母官的同時,也更加懷念無微不至地關懷自己的「母親之神」陳靖姑。


山野賜蛇藥


傳說由於地理環境的緣故,閩地自古多蛇,因而被蛇咬傷毒死的事情經常發生;又由於靖姑生前為百姓治蛇妖、滅蛇妖作出過出色的貢獻,因而每當從閿到蛇類傷害時,都免不了高呼臨水夫人向其求救。靖姑也總是有求必應,隨呼隨到。不過遭受蛇患的人畢竟太多了,靖姑往往應接不暇,於是就想出了另外一個辦法。有一天,當一位農婦在山上被蛇咬傷呼救時,靖姑便拔下近處的一叢無名野草,略施以法,爾後取了數棵,教農婦用嘴咬碎嚼爛,再用它敷貼在傷口之上,蛇傷即刻痊癒無事了。村婦聲聲叩謝。靖姑將剩餘的野草交到她手裡道:「不必謝我。但望你將此草栽於山間水畔廣益於人便是。」說罷不見。這婦人果然照辦不誤,從此之後,此草廣泛衍生,不論何處都易郵易采,人遇蛇傷隨采隨治極為便當。只是當時村婦未及問明此草名目,人們為了感謝靖姑的恩賜,便把它叫做「夫人草」。


香灰助賢媳


傳說古田某村一戶大家庭中有長媳、次媳二人。次媳其貌不佳,特別是頭太小而腳太大頗為難看,且又婚後多年未曾生育;但她為人十分賢惠,儘管夫君出門在外,她總是日夜操勞著侍候公婆和一家大小。長媳卻恰恰相反,仗著三分姿色和多子多女,在家中稱王稱霸,連公婆、丈夫也怕她三分;對妯娌則更是輕蔑無度,不僅將她當成丫鬟一般使喚,還動輒挖苦嘲罵其「頭小腳大,倒灶晦家」。有一回,長媳命次媳打水洗臉,只因弟媳一時抽不出手,略遲了一步,長媳便將滿盆熱水向她兜頭潑去,破口辱罵道:「腳大頭細像母雞,雞不下蛋無藥醫!你這人還不快快去死,留在世上有何臉皮?」次媳終於受辱不過,果然躲進房中欲尋短見;但想想自己本份做人做事,從未招誰惹誰,只因天生長相不濟又未能生育,便如此受氣遭辱,心中實在委屈不平,禁不住仰天悲啼一聲道:「臨水夫人啊,做女人為何這麼難哪!」不料只這一喊,一位仙女應聲降臨,自稱乃是臨水夫人的侍女,奉夫人之命,特送來臨水宮的香灰兩包,囑道:「只須將紅包香灰泡水洗頭,白包香灰泡水洗腳,自可解你頭足之憾。」說罷悄然不見。


次媳當下攜了兩包香灰來到廚房,先用紅包中的香灰泡水洗臉,頭臉果然變大變俊,端莊無比。誰知這一舉止被那長媳發現,她只當次媳得了仙藥膽敢私藏獨用,便不聲不響地躲在廚房門外偷看動靜。這時次媳又打開另外一包香灰,泡了一盆水正在要洗腳,那潑婦突然猛喝一聲,衝上前去將她推開,不問青紅皂白,把頭伸進水裡便洗。次媳慌忙阻止道:「大嫂,這水不能洗臉……」話音未落,卻被其狠狠地一腳踢倒在地……就這樣,這橫行霸道的惡婦搶了人家的洗腳水洗了自己的頭,她的腦袋可真的變得跟雞頭一樣小,於是羞於見人,不敢踐高氣揚了。而那勤勞善良的次媳又用這盆水洗了腳之後,一雙大腳也變成了正常模樣。不僅如此,一年之後她還喜得貴子,從此之後更加賢惠勤快,成了人見人誇的賢媳、巧婦和慈母。


煙網驅妖貓


傳說福州有個在外地教書的秀才,遠離家門長住在鄉間學館裡發奮用功,學館位於山村偏僻荒涼之處,附近只有一戶人家。不久,這鄰家一位秀麗聰穎的千金小姐常在夜間登門造訪。二人吟詩作賦,倒也十分投機;但當女子言語間透出欲托終身的意思時,秀才總是懇言在故鄉已有原配妻子,婉言謝之。然而這女子卻是修煉多年的妖貓所變,而且真心實意地愛慕秀才的學識品格,為了能與秀才結成稱心夫婦,竟又偷偷跑到秀才的故鄉,捉了秀才家中的老鼠,把秀才的家事打聽得一清二楚;便又變作秀才娘子來與秀才相會,企圖借此佔取秀才為夫。但秀才畢竟看出破綻,心中料知她是異類,便假裝邀其同往觀看廟會,暗中約了眾武士將她團團圍住,猛一吶喊,群起攻之。不想此妖偏有隱身之術,明明被眾人圍困得水洩不通,眨眼間卻是杳無音跡。眾人正疑惑驚怕間,不成想,圍觀一旁的一位小童手持的一支香火,其裊裊青煙忽然迅速瀰散,好似張開一張天羅地網。這煙網起始稀疏散淡,倏而愈聚愈攏、愈攏愈密,突然好似團住什麼重物似的,「撲嗒」一聲墜在地上——眾人定睛看時,地上竟出現一隻雌貓,此貓一落地旋即倉皇逃向深山之中。眾人這才知道地女子必是妖貓所變。眾人又問小童香火來歷,小童道,因母親產後患病,奉父命前往古田臨水宮請了臨水夫人的香火正要回家,偶然路過此處觀看熱鬧,卻無意之中幫忙眾人捉出妖貓一頭。


那妖貓雖未喪命,但從此成了一隻平常的山貓,再也不能變幻成美女了。人說這也是靖姑所為。靖姑因其並無害人性命等類惡行,故而僅僅收了她的妖術,以免拆散秀才婚姻,卻也並未給予更多的懲罰。


壁畫儆緣首


歷朝歷代以來,各處人氏出於對臨水夫人的崇敬之情,曾多次募金集資將臨水宮一再修葺和擴建。凡擔負掌管錢財和修葺、擴建事宜的頭人,被人們稱之為「緣首」。傳說,對於每一任緣首,靖姑都曾托夢道:「所募錢糧,與其耗於大興土木,莫如用濟困救貧。」緣首們在從事修葺、擴建工程時,也都是奉公盡職,精打細算,不敢隨意動用一分一厘。然而有一回,有一個名叫仰書的人,平時對鄉人巧取豪奪慣了,仗熱充任緣首之後,竟亦貪財忘義、利慾熏心,利用職權侵吞捐款,大飽私囊,並且自以為手段高明無人知曉。始料未及的是,響徹雲霄文不對題工程告竣,八方人氏雲集慶賀之日,在臨水宮的諸多壁畫之中,突然浮現出一幅稀奇古怪的新畫。畫面上畫著一頭肥羊,頸脖上掛著大串銀錢,正張著大口回頭瞻顧一個牧童;那木童則手捧著一一書卷正在仰臉觀之。眾人一看此畫立即嘩然不止,紛紛譴責緣首貪污公款;那個名叫仰書的緣首一看此畫霎時臉色蒼白,懾於靖姑的神威和眾人的公憤,只得一五一十地低頭認罪和退出贓款。



原來此幅畫乃是靖姑懲治這個緣著的妙法。畫面上羊首掛錢,諧音喻的是「緣首貪財」;牧童仰臉看書而羊張著大口回望身後,更是明示「仰書」其人背後吃錢的意思。據傳這幅壁畫曾長期留存著,警戒世人不可昧心取財;那仰書也曾暗中將其墨刷斧鑿,卻始終無損其一分半毫。直到現在,人們在警告貪贓枉法之徒時,還往往引用這一特有典故說:「當心啊,別讓臨水夫人畫到牆壁上示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