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姑生前忠心耿耿抑惡揚善,尤其是成就了為社稷黎民慷慨獻血的英雄業績;死後兢兢業業護國佑民,特別是成為了天下婦女兒童的保護神,因而多少朝代、多少歲月以來,無論天南地北、男女老少,人們始終把她作為自己的英雄,自己的驕傲,把她當作自己最知心的朋友,最親愛的母親。我們知道,在民間習慣上,人們除了尊稱其為「陳夫人」、「陳太后」之外,更自然、更親切和更經常地卻是徑呼其為「娘奶」——母親。而且又因無論任何籍貫、身份、性別、年齡,一切人都是從嬰幼兒童長大成人的,所以這位庇佑人們降生和成長的女神,時所當然地便被天下人視為共同的母親了。人們對於靖姑的這種特有的情份、特有的稱謂一直沿襲不輟,直到今天,人們不僅依然慣於稱之為「娘奶」,而且還把她當作了某種精神依靠、精神力量。在民間,每當婦女臨盆之時,往往殷切地呼喚著:「娘奶呀,你要保佑弟子順產安生啊!」遭遇難產之際,更是焦急地呼叫著:「娘奶快來呀!腹肚好疼啊……」據說這麼一喊,就能減輕痛苦和災厄。每當小孩受了驚嚇時,也總是先叫一聲:「哎呀!娘奶啊……」甚至無論幼兒還是成人,不管蒙受什麼疾患或其它不幸時,也往往習慣地大聲疾呼首:「娘奶啊娘奶!」此外,人們還無論幸或不幸、災或無災,往往都喜歡從古田臨水宮取一點香灰用紅紙包起來,或者汲一點清泉用小瓶裝起來,帶回家裡掛在廳堂或其它需要的地方,據說有疾有苦的可以被動病消災,無災無疾的可以庇佑平安……反正靖姑似乎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並且時時刻刻都在知冷知熱,知疼知痛地關注和照料著天下兒女。或者換句話說,她就是永遠活在人們心目中最慈愛而又最有能耐的母親!

正因為如此,熱愛靖姑、懷念靖姑、研究靖姑乃至信奉靖姑的人士可說是越來越多,區域也越來越廣,就拿主祀或配祀靖姑的宮觀而言,也早已遍及咱們縣內外、省內外以及海內外,其中僅台灣省據說便有一百餘處。


與此同時,人們也沒有忘記和靖姑志同道合、生死與共並且為百姓辦過許多好事的劉杞,他的故鄉(臨水宮附近今大橋鎮中村)百姓們還將其尊為「拓主」,他的故居被奉為「順天府宮」,宮中敬祀著劉杞夫婦的莊嚴神像。


不僅如此,百姓們出於悼念、信賴和維護自己的英雄、自己的母親的質樸深情,還漸漸地形成和沿襲下了許多獨特而美好的民間風俗。下面就舉一些頗有情趣的說一說。


十八、二十 四忌諱出嫁。這是因為靖姑是十八歲出嫁、二十四歲殉難的,所以民間女子往往忌諱在十八歲和二十四歲這個年齡結婚;在此期間若是親事談妥,則不是提前一年便是推後一年舉辦婚禮。


祭祀用雞忌諱用鴨。這是因為靖姑祈雨時,蛇妖和長坑鬼變幻的雞曾經坑害過她而鴨子營救過她,因而民間把雞看成了靖姑的仇人,把鴨看成了靖姑的恩人。百姓們不僅在祭祀靖姑時只用雞而不用鴨,而且,婦女做月子時也只吃雞和雞蛋而不吃鴨和鴨蛋。


轎不點燈、香灰常掃。這是因為人們傳說,靖姑坐化為神之後,那皮爛筋斷的蛇妖依然癡心不死,陰魂不散,曾出聲哀哀求告道:「仙師開恩!仙師開恩!敢問小妖何年何月才有出頭之日?」靖姑切齒詛咒道:「哼!死有餘辜之惡妖,若想再有出頭之日,除非臨水宮的鐵轎開花,天地香爐被香灰填滿!」這意思也就像人們平常說的「除非日出西山」,斷斷永無此理。可是事有偶然,據傳有一回,一支迎親隊伍在途中受了耽擱,天黑後只好在臨水宮裡歇息下來;為了照明,便在靖姑生前乘坐的鐵轎上掛起了彩色的燈籠,看上去卻恰好似「鐵轎開花」。又有一次,由於人們一時疏忽,未將宮中天地香爐的香灰及時清掃,香灰幾乎把香爐全然填滿了。這兩回事件都險些出了亂子:蛇頭以為鐵轎開花了,香爐填滿了,便在洞中蠢蠢欲動起來;靖姑神像的臉上則頓時冒出點點滴滴汗珠。幸好人們及時發覺連忙把轎子上的燈籠熄滅、把香爐裡的香灰掃盡,這才平安無事,神像上的滿臉汗水也就隨即消失。從此之後,大家都格外留意:凡是經過臨水宮的轎子一律不點燈籠,天地香爐的香灰天天打掃乾淨。還有一則故事則發生在福州。相傳靖姑當日在閩王后宮斬斷蛇妖、將蛇尾鎖在塔井時,蛇尾也求問過何年何月才能超生,靖姑也發出過「除非石塔開花」這樣的咒語。不想多年後的一個夜晚,有個青年到塔井挑水,無意中隨手把燈籠掛在井旁的石塔柱子上,看上去就像是「石塔開花」。結果水桶打上來的竟是一條沉甸甸的鐵鏈,那井底也隨即響起了轟隆隆的雷鳴似的聲音。這青年知道壞事了,連忙把燈火取了下來,把鐵鏈扔回井去,這一來那井裡才又風平浪靜。大家從此也格外小心,誰也不再把燈火掛在石塔上了。


說到這裡,關於陳靖姑的主要傳說算是講完了,不過此外還有某些有關的瑣聞軼事,也不妨略述一二。


人們傳說,當古田臨水宮(龍源廟)落成之時,曾有閩清縣周、盧太保亦來投奔靖姑。兩位太保跟靖姑半開玩笑說,你的法力高超,咱們比不過你;但你是「三寸金蓮」,你敢不敢跟咱們來一場徒步競賽?還說若是靖姑勝了,理所當然坐於正殿;若是靖姑輸了,正殿可否讓給他們先坐幾日。靖姑笑而應戰。於是雙方由同一時間、同一點地向臨水宮進發。兩位太保健步如飛、遙遙領先,過不多時便把靖姑甩得望塵莫及;他們已到達臨水宮下了,看看靖姑尚未跟來,就悠哉悠哉地坐在一棵大樹下,一邊曬著太陽,一邊下起棋來。誰知兩局尚未下完,臨水宮正殿裡忽然傳出「嘟嘟嘟……」的龍角吹鳴聲,兩人一聽心裡涼了半裁,以為靖姑已經穩坐正殿了,乾脆下完了棋之後,才乖乖地前往偏殿坐下。其實他們上當了,靖姑此時還只走到吉巷(今古田縣的一個鄉)催魂嶺上;她眼看追不上兩位太保了,便也跟他們開個玩笑,在嶺頂上吹起了龍角,又施了法術,令龍角聲徑直進入正殿,再從正殿傳出宮外,兩位太保遂自甘認輸就座於偏殿了。如今古田臨水宮正殿左側的偏殿「太保殿」裡有著兩尊太保神像,人們說那便是當年與靖姑競走失利的周、盧太保。


人們還傳說,靖姑仙逝後,她的肉身神像始終留在古田臨水宮裡,但人們出於對她的懷念和愛戴,也曾經發生過一些爭相保留的佳話。比方說,有些福州人氏因為靖姑是福州人的女兒,有些羅源人因為靖姑曾隨夫在羅源生活多年,所以都曾先後要將靖姑真身迎回福州、羅源,這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好事。不過據說都未能辦成,因為靖姑的肉身神像不管有多少人、花多大力氣都無法搬動一步。人們說,這是由於靖姑特別留戀古田、留戀臨水宮,更是由於靖姑臨終時有過「坐鎮蛇妖永保眾生」的誓言,她生怕離開蛇洞之後蛇妖出洞害人;也正因為這樣,福州人、羅源人越發敬重靖姑忠於職守的品格。


但是有一回,有兩個來自某地的無賴之徒,不僅流竄到古田偷盜拐騙,還在一天深夜裡,膽大包天地溜進臨水宮行竊。結果是:他們想刮取靖姑神像上的金粉,卻是刀刮捲了也絲毫無損金粉;他們想摘取靖姑神像上的鳳冠,卻是手累麻了也絲毫難動鳳冠。兩人想想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去,便一齊動手,想把宮的一個精美香爐抬走;豈料雙手一碰到香爐耳朵,居然再也收不回去,而且彷彿猛被鐵銬死死銬住,任他們怎麼掙扎也無法脫開……翌日,人們看到這兩人的雙手「粘」在香爐耳朵上,淚汪汪地哼哼叫著,覺得奇怪,問他們怎麼回事,他們說是手被銬住了。人們更加莫名其妙,紛紛上前去掰他們的手、拖他們的身,可是越掰越拖他們越發疼得厲害、叫得淒慘。眾人這才意識到他們定是受了臨水夫人的懲罰,責問他們幹了什麼壞事。兩人起先還胡亂撒謊搪塞,但越說謊越是疼痛徹骨,最後只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自己在臨水宮和各處幹的勾當從實招認出來,那兩雙已經皮焦肉爛的賊手,才從香爐耳朵上松落下來。


還有一件頗有意思的軼事是:在古田臨水宮古戲台左側的牆壁上,至今猶掛著一幀巨大的現代攝影作品,畫面上有一位女神和兩名丫鬟,佇立於雲霧縈繞的半空之中俯視著大地。這幀照片是十多年前台灣的一位信徒專程送到古田臨水宮的。據該人稱,因為夢見一位女子自稱古田臨水陳靖姑,對他說將於某月某日某時某刻在獅頭山顯身,所以屆時欣然前往該處,果然拍攝下這幅珍貴的照片……這事自然無從考證也無須考證,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臨水夫人的敬仰和崇拜確實源遠而流長;並且生動有力地說明了:凡是對社會、對人民做過巨大貢獻的人,是一定能夠千秋傳誦、萬古流芳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