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依蔡相煇博士所撰的『北港朝天宮志』其建廟沿革如下;

朝天宮的歷史可上溯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樹壁和尚從湄州朝天閣奉媽祖神像到臺灣在笨港登陸,途中在朝天宮現址休息,將媽祖神像暫放在一口井上,再出發時卻無法移動媽祖神像,笨港居民就依媽祖神意在現址蓋草茅供奉,是為朝天宮創建的濫觴。這個過程雖近似神話,但是也說明了為什麼朝天宮正殿神龕鎮殿媽是坐鎮在古井上,而且現址土地的原業主(所有權人)是清康熙年間的大墾戶-陳立勳,廟地是由他捐獻的,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史實。


康熙三十九年(1700),笨港外九莊居民以瓦易茅,並將宮名命名為「天妃宮」,從此成為地方的公廟,信徒日眾。雍正二年(1724),官府批准笨港天后宮僧人設渡渡人,以為媽祖香資,當時天后宮的住持就是朝天宮的一代祖樹壁和尚。雍正八年(1730),天后宮改建略具規模。乾隆十六年(1751),第二代住持能澤又加以修葺。乾隆三十九年(1774),天后宮距上次重修隔二十三年,棟梁丹青已斑白剝落,且因笨港港務的繁榮,信徒越多,廟宇空間益形狹隘,在當時笨港縣丞薛肇熿的倡導下進行重修,並立重修天后宮碑,現立於朝天宮後殿。此次重修共費銀一萬五千元,完成了二座神殿,二座拜亭及東畔的護室二間,前殿奉祀媽祖,後殿供奉觀音菩薩。


嘉慶二年(1797),笨港地區遭洪水侵襲,大水沖毀位於北港溪侵襲岸的笨港南街的街肆,部份南街的居民遷徙到笨港東方地勢較高的麻園寮,笨港天后宮遭此水患不免有所損傷,嘉慶五年(1800)在朝天宮第六代住持浣衷的帶領下,留在笨港的居民重修了天后宮,並因天后宮香火來自湄州朝天閣,因而改名「朝天宮」;而遷徙到麻園寮的笨港南街居民,可能以天后宮大媽會的會媽為奉祀對象,於嘉慶十七年,建立一新的媽祖廟,並請朝天宮第五代僧侶景端主持廟務,偽稱御賜廟名為「奉天宮」。以上的論點可以推論朝天宮是原笨港天后宮,而新港奉天宮是從朝天宮分靈的,朝天宮的媽祖會二媽會、三媽會都是成立在清初,就是無大媽會,而在日據時期才成立祖媽會,我們可以大膽的假設笨港天后宮大媽會的會員可能大多居住在笨港南街,因此大水過後,大媽會的會媽成為奉天宮的開基媽。而且若說奉天宮是笨港天后宮的繼承者,那為何天后宮的開基僧人樹壁和尚及歷代住持的神位都由朝天宮供奉,而奉天宮除了景端外卻沒有僧人的系統;又朝天宮的開基祖媽是軟身雕像,和現在我們看到的湄州媽祖的雕法相同,更可以證明朝天宮媽祖是康熙年間分靈自湄州的;再者若朝天宮不是原天后宮,那現在宮中怎麼會有乾隆四十年重修時立的龍柱及重修石碑;最重要的一點,在清代官方文獻認定的笨港天后宮是朝天宮,光緒二十年雲林設縣,由雲林縣訓導倪贊元所編的官方文書「雲林採訪冊」就指朝天宮為天后宮,而且光緒十二年光緒皇帝頒給笨港天后宮的「慈雲灑潤」匾,也只有北港朝天宮才有。


嘉慶年間朝天宮重修後香火日盛,道光十七年,距上次重修已二十餘年,殿宇不無剝蝕,瑞合乃發心向各界善信募款重修,王得祿因得朝天宮媽祖庇佑剿滅海盜後,於是年敬獻「海天靈貺」匾及直徑九十五公分之大鼓、直徑七十八公分之梵鐘乙個以表崇敬,至此朝天宮媽祖的盛名傳遍全台。清道光年間台南進士施瓊芳即有「北港靈祠冠闔台」詩句,描述朝天宮香火之盛。


咸豐初,嘉義縣訓導蔡如璋,因感廟宇不敷用,適咸豐四年,世襲子爵特授江安十縣儲糧道王朝綸,返臺勤進米石,共議重修各殿,增築後宮,以配祀神父積慶衍澤公暨母王氏夫人,神兄靈應仙官,神姊慈惠夫人。議定,委員募款興建,從咸豐五年十月動工,咸豐九年三月完工,此次擴建為四進殿宇,木匠為林天賜,土匠為張旺,石匠為莊奇。


光緒二十年十月,北港街大火,全街幾歸灰燼,但是神靈威赫朝天宮屹立不動。唯拜殿被焚燬,笨港縣丞所獻匾額付之一炬,造成日後奉天宮質疑朝天宮正統的藉口。翌年日軍侵臺,未及修築,淪陷後,因治安紊亂,草草予以重建。至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嘉義地方發生大地震,北港街災情慘重,本宮大殿破損,四垂亭倒壞。區長蔡然標乃謀於地方紳士倡議募捐重建,而得北港支廳長日人安武昌夫之援助,始得付諸實現,當時聘請全台最富盛名的大木匠師陳應彬主持,從1908年動工並於1912年完工。此次重建,勸募捐款,遍及全臺,捐款人數達三萬餘人,其中部分芳名刻在朝天宮四圍欄杆上。輪奐更新,本宮觀瞻,更加富麗。


民國十年三月,朝天宮成立管理委員會,由北港區長蔡然標任管理者,接管本宮庶務,住持僧侶專負祭祀諸務。民國四十八年,朝天宮因風雨剝蝕,金粉脫落,棟樑亦有腐朽,朝天宮管理委員會再進行重修,自是年始,改修正殿屋頂,至五十二年十月告一個段落,是年十一月,再召工修茸前殿屋頂,至五十三年完工。也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廟貌。


年久失修的朝天宮.近年來附近高樓林立.地下水流失.加上921影響.日漸傾斜.去年起已開始展開重修.預計民國98年完工.這次翻修與傳統漸進式整修大為不同.成敗如此.頗令信眾擔心.北港是古笨港的一部分,清代時曾是座繁榮的港口,直到光緒末年,因雲嘉海岸淤積嚴重,北港失去港口的優勢,才不再作為貿易港口。因鎮上的朝天宮為全臺媽祖廟的總廟,位尊第一,香火極盛,使得北港在媽祖的庇護下百年不衰,儼然一方宗教勝地。



北港朝天宮舊稱天妃廟或天后宮,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朝天宮。清康熙年間,臨濟宗禪師樹壁奉湄洲祖廟媽祖神像來臺,登陸笨港北岸,留以供膜拜,于康熙39年(1700年)在現址建廟奉祀,因神跡靈驗,威名遠揚,信徒不斷增加,分靈也遍佈南北,後成為台灣媽祖信仰的龍頭大廟。朝天宮規模宏偉,屬於中國南方的宮殿式建築,號稱“四落八殿,一埕七院”,經過歷代重修,留下許多精美古物,一梁一柱、片瓦粒石之間,都引人駐足觀看,被指定為二級古跡。



全廟共分四進,最前方的三川殿裝飾華麗,雕工精細,為台灣寺廟少見的傑作,如中門前方的龍柱與石獅,皆為清代所遺留;步口廊的精雕鬥栱,是清末著名的木匠師陳應彬的得意之作;龍虎門頂端的八角形藻井,結構複雜,頗為巧妙;而通梁瓜筒上的“老鼠咬金瓜”,以及墻頭安置的“憨番抬廟角”交趾陶,都表現出豐富的民俗趣味。



第二進是正殿,供奉天上聖母,因香火太盛,殿內各處皆被熏成烏黑,神桌底下有一口古井,相傳為龍口吉穴,朝天宮因此香火不絕。立於神龕兩側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形貌詭異,神態威武,為媽祖的護將。正殿兩側廂房則分祀注生娘娘(送子媽)和境主公(土地公)。



正殿後方是觀音殿,主祀觀音佛祖及十八羅漢,整體雕飾比較簡潔,殿前石階上有著名的“孝子釘”,相傳是道光年間一孝子來臺尋訪失散的父母,向媽祖虔誠祈禱,若能指點找到父母,則鐵釘必能貫穿階前石板,或為孝心所感動,鐵釘竟真的錐入石板,而他也如願所償。殿內一對以泉州白石所刻的龍柱,古樸雄渾。兩旁另有淩虛閣和聚奎閣,祭祀三官大帝及五文昌君,其中淩虛閣中門木窗的雕花裏,暗藏著“功參造化”、“德配乾坤”兩聯螭虎團字,巧妙之極,令人讚嘆不已。



每年由春節至農曆3月,各地信徒及分靈廟宇陸續回北港進香,規模盛大,而3月19~20日的繞境遊行,更是鑼鼓喧天,萬人空巷,是媽祖香期最高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