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太有道理的一篇文章了,看完之後,男生們就可以瞭解為什麼女生會「這樣」了吧!

 

如果想要幸福,一定要學起來喔!其實很簡單的,真的!

 

一天,美娟向男友抱怨,全家人只有她願意為大狗狗洗澡,兩個比她小的弟弟只會和狗玩,洗澡的事卻袖手不管,所以美娟幾乎一兩天,就必須為大狗洗澡,使她覺得好累。

 

那你就不要常常幫牠洗澡嘛!

 

『不行,狗狗會長跳蚤,會有皮膚病。』美娟說。

『不然,妳就叫兩個弟弟一起輪流洗啊!』『哎呀,我們家男生是不做家事的,這種事他們從來不做的。』『那妳乾脆把狗送給別人好了,省得麻煩。』男友建議道。『那怎麼可以?狗狗那麼可愛,為什麼要送人?』美娟嘟著嘴說。

美娟的男友口氣不悅地說:『我這麼說也不行,那樣說也不對,那妳到底要我怎麼幫妳?』

美娟聽了,也不高興地回答:『我只是跟你抱怨一下而已,你幹嘛這麼沒有耐心,幹嘛叫我把狗狗送給別人。』『好啦,好啦,別吵了,我不管妳了,我們居然連這種"狗事"都可以鬧蹩扭,真是人不如狗。』男友說。

其實,美娟對男友的抱怨,只是想『宣洩』心裡的不愉快,她需要的是"情感性需求",亦即"了解、同理心、認同或共鳴"。但是,男友給美娟的回答都是單刀直入的"建議",教她"怎麼解決問題",而沒有給她言語上的"同情與安慰"。

 





 

有一位新婚太太下班回家後,向先生抱怨上司對她口氣不好、不給她好臉色看、也常挑剔她的公文寫得太差…

 

『妳是不是經常遲到趕打卡?還是哪些事沒做好?』先生一副分析事理的口吻說:

 

『以後妳早點上班,不要老是衝著趕打卡;下班晚點走,上班也不要一直跟別人聊天,老闆就會對妳比較好了!』『你到底關不關心我?你不會安慰我就算了,也不要指責我好不好?』太太很生氣的說。

『我就是關心妳,才會想幫妳找出問題在哪?啊!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好心沒好報!』先生一副無奈、委屈地說。

 





 

怡菁結婚三年多,身材也稍微變了一下。有一天,她要參加大學同學會,打開衣櫃,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衣服。

怡菁找了一件洋裝,問問老公:『這一件我最喜歡,以前買的,好貴哦!你看我穿這件好不好看?』

『好啊,那就穿這件去呀!』老公說。

『可是,我好像變胖了,穿這件會不會不好看?』

『還好啦!怕太胖的話,就換一套嘛!』

『可是這件質感這麼好,這麼漂亮,不穿好可惜喔!』老婆捨不得地說。

好啊,那妳就穿啊!反正人家也不會注意妳那麼多。』老公淡淡地說。

『可是看起來胖胖的,多丟臉啊!同學們都會笑我怎麼一下子就變胖了?』

『好嘛,妳怕人家笑,妳就換一件嘛,妳的衣服也不少啊!』老公開始不耐煩了。

怡菁一直看著身上穿的那件質感好、又貴、又漂亮的衣服說:『其實,好像也還好,並不會太胖,我懶得換了!』

老公在一旁聽了,口氣很不好他說:『妳到底要不要換嘛?囉囉嗦嗦的,一下子要換,一下子不要換,妳煩不煩啊!』

怡菁也不示弱地"回敬"老公:『你兇什麼兇啊!你很笨勒!你不會說我沒有變胖就好了。笨!』

"可憐無知"的老公很無奈、無辜、又無助的說:『從頭到尾都是妳一個人嘀嘀咕咕的講,我只不過是跟在妳後面說幾句話而已啊!』

 





 

有時,女人的抱怨是不需要男人來幫她"解決"的,她的訴苦、她的埋怨,只希望親密的人耐心"傾聽",或希望對方能"理解她的心情和苦衷"就可以了!

然而,男人的思路卻常傾向於"解決問題" ----主動教她如何化解難題,以致於讓女性產生"被嫌棄"、或男人"不願聽她訴苦"的錯覺。

*** 附和他,不要教訓他,莫把隨口牢騷正經八百地當真! ***

有時,人的抱怨、埋怨,只是一種不愉快心情的"宣洩",需要他人的"了解"與"同情",但不一定需要太直接的"建議",更不需要他人的"教訓"。

你是不是恍然大悟了呢?其實男生也會!







一條腿的幫沒有腿的 


這是幾年前發生在台南縣一所位於鄉鎮國民小學的真實故事。

裕熙是一個右腳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小孩。他父親為了要讓他自立起來,從小就教他學會騎腳踏車。他也清楚知道不能因為自己有一腳不便,要讓家人每天幫助他出出入入,總要讓自己長大站立起來才可以。因此,很認真地學習,也很快就學會騎腳踏車,就這樣,從國小一年級開始,自己每天騎車上學去。

有一天放學時,他到車棚找不到自己的腳踏車,非常難過,打電話給他爸爸。他爸爸趕緊到學校去了解狀況,非常生氣,因為放在學校車棚的腳踏車竟然會被偷走,而裕熙若沒有腳踏車,就必須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回到家,對腳有殘障的孩子來說,是件很痛苦的事。父親了解狀況後,就親自去找校長,讓校長知道這件事,校長也為這件事感到非常抱歉。父親一再安慰裕熙,說馬上要去買部新的給他,也一面罵著小偷怎麼可以這麼沒有良心。其實,小偷若是有良心就不會當小偷了。

當父親騎上摩托車,準備要載裕熙回家的時候,裕熙卻說甚麼也不肯上車,父親很奇怪,只見裕熙一直不肯說出是甚麼原因,後來父親再次跟他說要載他去買一部新的腳踏車,這時裕熙才緩緩地跟父親說:「爸爸,你先載我同學良吉仔回去之後,再來載我。」

父親不解地問:「為甚麼?良吉仔可以自己回去啊,或是請他的家人來載他啊。」裕熙這時才跟父親說:「不是啦,良吉仔的腳也跟我一樣,不能走太遠的路。他比我還更需要幫忙,因為他的雙腳都不能挺直地走,我都是每天騎著車子去他的家載他來學校,然後又載他回去。今天車子掉了,我就不能載他回去了,麻煩爸爸先載他回去,我在這裡等,然後您再回來載我。」

聽到裕熙這樣說,當父親的非常感動,也很奇怪,從來沒有聽裕熙說過這件事。於是趕緊跑到裕熙所說的教室去找良吉仔,那是一棟三樓的教室,每次都是裕熙去該大樓叫他,他聽到時才下樓來。果然,良吉仔尚在教室等候著裕熙叫他,班上的同學幾乎都已經回家去了,剩下幾個還在教室也是在等家人來接的。

裕熙的父親直奔三樓教室,找到良吉仔時,看到他雙腳都已因為麻痺而萎縮得很嚴重,穿著鐵鞋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需要很用力,心想:學校明明知道有這樣的學生,為甚麼還將這班的教室分配到三樓去?真是有夠「夭壽」的。裕熙的父親看不下去,就彎下腰來要背良吉仔下樓。沒想到良吉仔跟裕熙的父親說:「阿伯,不用啦,我可以自己下樓,沒有問題。」裕熙的爸爸說:「這要下三樓,很累的。不可以,讓我來背你。」良吉仔說:「不會啦,我已經自己爬上、爬下一年多了。沒有甚麼問題的。只是慢了些而已。阿伯,你可以先下去,沒關係。」

裕熙的爸爸知道自己的兒子只有一腿殘障,而良吉仔卻是雙腳都殘障。而自己一腳殘障的孩子卻還知道要幫助雙腳都殘障的同學,使得自己當父親的受到甚大感動,流著眼淚,一面鼓勵良吉仔要勇敢,也一面感到相當安慰和驕傲,知道自己的孩子雖然身體有殘缺,但心卻是很圓滿、慈悲。

養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給孩子物質生活很豐富,卻沒有給孩子圓滿的心靈生活;有的人給孩子學習很多新的科技知識和升學常識,卻甚少教導孩子對苦難者多一份慈悲憐憫的心。結果是豐富的物質生活往往使孩子學會了浪費、奢侈,但卻體會不出貧困人家生活的疾苦和需要。雖然是讓孩子學到許多新的科技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常識,但往往因為欠缺心靈生活的培養,對於疼愛人、憐憫人的心,也隨著年歲的增添而相對的貧乏、枯萎,導致年歲越大,對苦難生命的景象則是越來越冷漠;到頭來連對養育他的父母、照顧過他的親友,自然就甚少感恩和憐恤的心。

給孩子有足夠敬虔的心靈,遠比給孩子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重要;讓孩子從小有機會接觸心靈功課,遠勝過學習多樣的才藝。而豐富的心靈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培養,才能使之在生命中孕育成長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