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臨水宮


  建在山坡上的臨水宮,飛簷翹角,重重疊疊,猶如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宮。古色古香的宮門頂上豎匾楷書「敕賜臨水宮」為灰塑匾加彩繪,框上方塑有寶珠,框左右塑有飛龍簇擁,更有天官執笏持立左右,使宮殿更顯莊嚴肅穆。

  仔細觀察這座宏偉的藝術之宮。只見宮牆為牌樓式建築,中間最高,兩側依次對稱降低,層層升高。壁上浮雕有博古瓶、鼎等,在二層半邊歇山頂牆頭一端,脊尾外翹,簷下牆壁上,各浮雕一組神仙故事。其中有一幅仙宮宮門大開,侍者悠閒絮語,宮門外,有神仙對奕,仙家的逍遙自在令人仰慕。

  走進正殿,古代輝煌的藝術更是令人眼花繚亂。大殿是木構架式與抬梁結構,兩邊的鐘鼓樓,是雙層閣樓,雕樑畫棟,精美絕倫,為正殿最輝煌的建築。天井前的古戲台,巧奪天工的雕鏤藝術更是獨具一格。戲台棚頂的藻井,似一朵倒開的蓮花,為全宮最華美的藻井。古戲台因年久失修而出現歪斜,幾年前由台胞捐資,已經宮管委會整修扶正。每年正月十五臨水夫人誕辰日,都要連續幾天幾夜在這古戲台上演出臨水夫人斬妖除怪的戲,附近十鄉八里民眾紛紛趕來觀看,總是把古戲台圍得水洩不通。古戲台四周邊簷,雕刻細膩的人物像頭部大部分早在「文革」期間被毀,據說文物部門正在醞釀修復。

  正殿的神龕中供有一尊眉清目秀的臨水夫人陳靖姑神像,坐位底下有一個不見底的碗口大洞,傳說白蛇精原來就住在洞中,經常出沒此洞,並化為美女傷害百姓。臨水夫人斬殺白蛇精後坐蛇頭而化,從此白蛇精再也無法出洞傷害人間了。於是,人們在建宮之後,讓臨水夫人神像坐鎮洞口。儘管這只是一種神話傳說,但當我好奇地俯首探視時,一陣習習涼風迎面襲來,又似乎感到一陣莫名的恐懼……

  據《閩都別記》記載,當年觀音菩薩為籌資修建洛陽橋時,化一女子泛舟海上讓人投幣說是誰的錢幣能投中她,她就嫁他為妻。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下凡時見洛陽江畔熱鬧非凡,前往湊熱鬧,不慎掉下一根白髮,化為一條小白蛇迅速游去。觀音菩薩料到此蛇必是今後禍害人間的精靈。因此,彈出一滴指血,投胎於福州上渡陳家。正月十五元宵日那天,陳夫人葛氏產下一女嬰便是後來的伏妖降怪的靖姑。

  靖姑自幼聰穎,七歲讀書到十五歲,四書萬卷腹中存。傳說她十五歲往閭山(傳說在福州下渡龍潭角水下)學法,拜許真君為師,學成設醮法、呼風喚雨、縮地騰空、退病祛疫等法術。十八歲師滿,別師下山,嫁與古田劉氏為妻。下山時,師父讓她不要回頭,逕直走去。可是,她依戀師恩,走二十四步回頭望師父,從而天定她只有二十四歲壽數。唐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值她二十四歲那年,正遇大旱,民不聊生。為拯救百姓,也不顧自己胎孕三月,脫胎於陳府,手執法器,駕雲於烏龍江上空,念動真言,焚血文,天降甘霖,旱解。而正當她祈雨時,白蛇精和長坑鬼前往盜胎並食之。靖姑回去後,憤怒追殺。長坑鬼落入水中,白蛇精飛入古田臨一山洞。靖姑便施法壓蛇精,令其永不得出洞殘害人間,她本人就坐蛇頭而化……

  陳靖姑羽化後,世人感其斬妖除怪、扶危濟難的恩德,在這裡建起仿宮殿建築的廟宇臨水宮奉祀。傳說她羽化後,成了神,經常扶佑百姓,威靈顯赫,不斷受到歷代皇帝的賜封,有「臨水夫人」、「順天聖母」、「順懿夫人」等。為此,臨水宮歷代香火興旺,文人墨客慕名前往遊覽朝拜者甚多,並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其中,在《道園詩鈔》中,清代文人魏傑的詩更為珍貴留傳至今。詩云:「欲謁龍源路問津,尋真瞻禮洞中神。蛇投古井妖氛伏,螭駕豐碑往跡陳……

  千餘年來,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的信仰者的足跡延伸,從福州、古田一帶播向全國甚至海外,現在全球有華人生活的地方都有臨水夫人的信仰,在台灣對臨水夫人的信仰更為廣泛。據一位專門研究臨水夫人的台灣專家介紹,在台灣,信仰臨水夫人的尤其是婦孺,比起對海峽女神媽祖的信仰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台灣有臨水宮一百三十九座,供有臨水夫人神像的宮廟更是不計其數。所以,這座深藏在閩東山區、被公認為全球臨水宮祖廷的宮廟,每年朝聖者總是絡繹不絕,香火一派興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